云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
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
云陽府辦發〔2025〕19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云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4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
創業工作方案
?
為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辦發〔2025〕10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標
加大崗位開發、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和平臺支撐力度,完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支持體系。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5750人以上(其中市外來渝130人以上),2025屆高校畢業生離校前(8月31日前)畢業去向落實率不低于75%,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年底幫扶就業率不低于90%,全縣青年群體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人才供給結構體系
1.?建立就業崗位歸集發布機制。建立“行業主管統籌+屬地鄉鎮包片+協會分類對接”三級責任體系,落實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點企業等用工需求月報送機制。推行企業服務專員與村(社區)勞務經紀人“常態化走訪對接+標準化需求采集”服務模式,提供招聘簡章、政策法規、工資指導、合同范本等一站式服務。加強“渝職聘”宣傳推廣,迭代升級“云陽家門口就業”,以數字技術整合市場化崗位,促進川渝、魯渝、泛三峽地區就業崗位資源共享。用好企業用工監測信息、招聘平臺供給信息資源,開展緊缺急需人才專業和崗位信息分析,動態發布緊缺急需專業和工種目錄。(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國資管理服務中心、“2238+3”現代化產業體系行業主管部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首批清單4月底前完成,按月持續更新)
2.?建立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供給清單。建立人才需求會商研判機制,根據社會需要、產業需要、職業開發等,指導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等動態調整學科專業設置。整合教育、人社、高校等部門數據,根據學歷層次、學科專業、技能水平、就業意向等分類建立2025屆高校畢業生人才信息庫并動態更新。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宣傳并公布人才供給清單和配套政策,聯動“渝職聘”“云陽家門口就業”等招聘平臺動態發布,實現人才與崗位的智能匹配。(責任單位:縣教委、縣人力社保局、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4月底,按月持續更新)
3.?實施青年群體技能培訓行動。以提升青年群體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增強青年群體適應產業發展、崗位需求和基層就業的能力。圍繞我縣“2238+3”產業發展體系和“云陽面食帶美食”培育建設人才保障以及勞務品牌培育技能提升需要,組織開展新型學徒制、創業培訓、求職能力實訓等職業技能培訓。全年培訓各類青年群體450人次以上。(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二)提升就業服務效能
4.?引導高校畢業生轉變就業觀。開展縣域高?!爸貞c幼兒師專”就業指導服務試點,建立高校招生就業處相關人員、班級輔導員、企業HR等參與的多元化職業指導隊伍。舉辦4場“職引未來”校園講座,開展職業生涯指導測評和個性化求職心理疏導。邀請高校職業指導師到招聘會現場,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職業指導服務。積極參與全市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提升職業規劃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團縣委、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5.?組織實訓見習等實踐活動。推進見習基地擴容行動,聚焦重點產業用工需求,完善基地動態管理制度,搭建崗位人才精準對接平臺,新認定就業見習基地10個以上,募集就業見習崗位600個以上。圍繞縣內高校、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學科專業設置,廣泛收集區域、行業人才供求信息,為高校和企業實施訂單式培養搭建平臺。組織在校大學生、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進企業沉浸式實地參觀,開展職業體驗活動3場。(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團縣委、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等,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6.?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加大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眾創空間、青創空間等創業孵化載體培育力度,統籌資金改造設施設備、提升服務能力,提供免費創業工位100個。深化“政銀企”聯動機制,一體謀劃推動政策性貸款發放工作,發揮金融機構基層網點優勢作用,發放創業擔保貸款、“青鋒貸”等政策性貸款2億元。開展更加多元的創業指導和交流活動,組織開展創業項目展示、創業導師面對面、企業導師高校行等活動12場次以上,組織開展創業培訓250人次以上。培育挖掘10個優質創業項目參加國家級、市級創業創新大賽,進一步提升創業素質、展示創業項目、宣傳創業典型。(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經濟信息委、縣教委、縣財政局、團縣委、縣金融工作服務中心、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三)暢通供需對接渠道
7.?大力拓展市場化崗位。加快發展“2238+3”現代產業集群體系,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制造業和服務業就業。唱響“云陽見面”招商外聯服務工作品牌,吸引更多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云陽。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擴大第三產業就業容量。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強農業就業吸引力。綜合運用財政支持等政策,引導企業、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各類用人單位履行穩崗擴崗社會責任。持續推動夜市經濟發展,打造特色主題青春集市、青年夜市,凝聚青年就業創業人氣。各行業主管部門對照目標任務,向縣人力社保局推送崗位,提前組織開展校園招聘,促進高校畢業生市場化就業。(責任單位:“2238+3”現代化產業體系行業主管部門、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縣民政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8.?穩定公共部門崗位。全年招聘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500人以上。加大國有企業崗位供給,全年招聘國有企業工作人員20人以上。進一步落實“西部計劃”“三支一扶”“優師計劃國家專項”等基層就業項目,提供就業崗位200個以上,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扎根基層一線干事創業。穩定大學生征兵規模。公務員招錄高校畢業生原則上今年6月底前完成,事業單位、基層服務項目和國有企業等招聘高校畢業生原則上今年12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委組織部、縣國資管理服務中心、縣委社會工作部、縣教委、團縣委、縣委編辦;完成時限:12月底)
9.?促進供需雙方高效匹配。扎實開展書記局長校長“訪企拓崗行動”,舉辦“職引未來”“百日千萬”“就在山城”網絡招聘和直播帶崗活動,以優質高效服務促進就業。圍繞“2238+3”現代產業集群體系、“滿天星”行動計劃、生產性服務業等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推進政策宣傳進校園、招聘活動進校園、指導服務進校園、典型分享進校園等活動8場次。組建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就業創業服務站,配備專門辦公場地和專職公益性服務崗,提供意愿收集、崗位推薦、職業指導、政策宣傳等服務。針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需求,分專業、分行業密集舉辦線下專場招聘活動4場以上。整合聚集資源,創新活動形式,豐富內容供給,舉辦留渝來渝對接服務活動1場。(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縣發展改革委、縣經濟信息委、縣商務委、團縣委、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等,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10.?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發揮“渝職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公共招聘平臺作用,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人崗匹配智能化水平。迭代升級“云陽家門口就業”公共招聘平臺,打通公共與市場的數據壁壘,優化智能化匹配推送機制,全方位收集就業創業培訓服務需求,建立暢通招聘求職結果反饋渠道,不斷提升就業服務滿意度。依托“渝悅·就業”應用,調度推動縣、鄉、村三級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工作有序開展。(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四)強化困難群體幫扶
11.?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計劃。今年7月底前完成縣內高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信息交接,確保就業服務不斷檔。面向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發出“三張清單”,進一步擴大就業服務信息知曉度,為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求職指引和便利。全面落實實名制就業服務,依托村(社區)勞務經紀人、就業服務專員、班級輔導員等,針對性提供“1131”服務。對暫無就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組織模擬面試、職業規劃、企業參觀等體驗活動,增強就業意識,提高求職成功率。(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1月底)
12.?強化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兜底。建立困難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結對幫扶機制,將脫貧家庭、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組織多元化、專業化服務力量,制定“一人一檔”精準幫扶措施,優先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培訓見習等服務,對確實難以通過市場化渠道就業的,優先通過公益性崗位、基層服務崗予以安置。持續監測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加強數據信息對比,加大電話微信聯系、上門走訪力度,按需提供就業服務。(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五)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13.?強化政策保障體系。認真貫徹落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系列政策,全力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我市12個縣制造業企業就業補貼落地。積極制定《云陽縣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專項獎勵實施辦法》。深化“青年安居工程”,推進靈活就業青年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探索構建多樣化青年安居保障機制,為青年提供青年人才公寓、青年人才驛站、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等多層次住房保障。對落戶云陽并滿足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優先安排入住人才公寓并給予租金減免,提供最高5年的全額租金減免。對到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落實學費減免等激勵政策,支持基層就業。(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財政局、縣教委、縣住房城鄉建委、團縣委、縣委組織部、縣經濟信息委,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14.?構建全方位勞動權益保護機制。規范就業市場秩序,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專項整治,建立用人單位準入資格動態核查機制,壓實第三方招聘平臺信息核驗主體責任,實施崗位信息發布雙審備案制,從準入環節杜絕虛假招聘信息流入市場。完善維權保障網絡,打造“線上+線下”勞動法規宣教矩陣,定期開展“法治護航就業”專項行動,構建“1+N”全天候維權響應體系,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薪資拖欠等違法行為,實行重大案件掛牌督辦機制。創新糾紛化解模式,推廣“三方四維”協商機制,深化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聯合調解工作模式,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納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全方位、多維度依法保障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合法權益。(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總工會,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15.?營造良好就業氛圍。深入實施“青春建功新云陽”行動,開展“一封信、一首歌”等宣傳推廣活動,加大云陽城市發展、就業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宣傳力度,讓更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了解云陽、走進云陽。做實“青楓來了”“未來企業家培養青鋒計劃”等青春建功品牌,實施青年榜樣帶動計劃,發現和培養一批優秀青年,建立青年榜樣資源庫,選樹“青年五四獎章”等青年榜樣。深化“紅巖新青年”計劃,打造“磐下雲虹”青年宣講隊等品牌,講好青年與新云陽同奮斗、共成長的青春故事,激發青年創新創業的激情、成長成才的動力,投身城市建設、助力云陽發展。(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教委、縣人力社保局、團縣委、縣融媒體中心、重慶幼兒師專梨園校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六)強化就業考核評價
16.?建立由縣人力社保局牽頭,縣級有關部門參與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部門協同工作合力,研究解決重難點問題。建立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通報機制,通過系統調度、電話調查、實地調研等方式,督促責任單位落實落細重點任務舉措。建立“賽馬比拼”工作機制,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數量和質量作為政績考核指標,作為優秀典型培育重要參考。建立專人對接工作機制,各行業主管部門定期報送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花名冊、“點對點”宣傳就業創業政策落實情況和重點任務整體推進情況。(責任單位:縣人力社保局、各鄉鎮(街道);完成時限:12月底)
?
附件: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任務分解
???????
?
?
附件
?
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任務分解
?
一、核心指標
序號 |
主要任務 |
目標值 |
責任單位 |
1 |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人數 |
5750人 |
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等責任單位 |
其中,市外來渝人數 |
130人 | ||
2 |
2025屆高校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 |
≥75% |
縣教委、縣人力社保局 |
3 |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年底幫扶就業率 |
≥90% |
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各鄉鎮(街道) |
?
(一)留渝來渝就業創業5750人鄉鎮街道任務分解
序號 |
鄉鎮(街道) |
任務人數 |
1 |
雙江街道 |
788 |
2 |
青龍街道 |
516 |
3 |
南溪鎮 |
413 |
4 |
江口鎮 |
410 |
5 |
鳳鳴鎮 |
267 |
6 |
盤龍街道 |
172 |
7 |
高陽鎮 |
170 |
8 |
雙龍鎮 |
149 |
9 |
路陽鎮 |
143 |
10 |
寶坪鎮 |
138 |
11 |
平安鎮 |
138 |
12 |
人和街道 |
137 |
13 |
雙土鎮 |
132 |
14 |
桑坪鎮 |
131 |
15 |
農壩鎮 |
129 |
16 |
紅獅鎮 |
123 |
17 |
故陵鎮 |
109 |
18 |
魚泉鎮 |
107 |
19 |
龍洞鎮 |
101 |
20 |
蔈草鎮 |
90 |
21 |
云陽鎮 |
86 |
22 |
后葉鎮 |
85 |
23 |
養鹿鎮 |
82 |
24 |
龍角鎮 |
79 |
25 |
棲霞鎮 |
78 |
26 |
云安鎮 |
74 |
27 |
沙市鎮 |
72 |
28 |
清水土家族鄉 |
71 |
29 |
渠馬鎮 |
70 |
30 |
水口鎮 |
66 |
31 |
黃石街道 |
64 |
32 |
泥溪鎮 |
63 |
33 |
巴陽鎮 |
60 |
34 |
大陽鎮 |
59 |
35 |
新津鄉 |
55 |
36 |
堰坪鎮 |
54 |
37 |
普安鄉 |
51 |
38 |
洞鹿鄉 |
51 |
39 |
耀靈鎮 |
51 |
40 |
上壩鄉 |
46 |
41 |
外郎鄉 |
37 |
42 |
石門鄉 |
33 |
分解規則:雙江街道和青龍街道按照2024年留渝來渝單位參保人數的1.5倍計算,合計1304人,剩余4446人其他鄉鎮(街道)分攤,2223人按照2024年各鄉鎮(街道)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人數占全縣人數(不包含2個街道)比重進行分解,2223人按照2024年各鄉鎮(街道)勞動力人口占全縣勞動力人口的比重進行分解。
?
?
(二)留云來云就業創業2274人縣級部門任務分解
序號 |
行業 |
2024年 |
2025年 |
責任部門 |
完成情況(人) |
目標任務(人) | |||
1 |
制造業 |
727 |
800 |
縣經濟信息委 |
2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22 |
24 |
縣發展改革委 |
3 |
建筑業(含勘察設計和物業管理) |
65 |
72 |
縣住房城鄉建委 |
4 |
批發和零售業 |
292 |
321 |
縣商務委 |
5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47 |
52 |
縣交通運輸委 |
6 |
住宿和餐飲業 |
78 |
86 |
縣商務委 |
7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31 |
34 |
縣經濟信息委 |
8 |
金融業 |
20 |
22 |
縣金融工作服務中心 |
9 |
房地產業 |
10 |
11 |
縣住房城鄉建委 |
10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54 |
59 |
縣人力社保局 |
11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44 |
49 |
縣經濟信息委 |
12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0 |
11 |
縣住房城鄉建委、 |
縣水利局 | ||||
13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110 |
121 |
縣商務委 |
14 |
教育業 |
205 |
170 |
縣教委 |
15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135 |
149 |
縣委社會工作部、縣衛生健康委 |
16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21 |
23 |
縣文化旅游委 |
17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246 |
270 |
縣民政局、 縣人力社保局 |
?
二、公共部門崗位及高校就業指標
序號 |
主要任務 |
2024年 |
2025年 目標值 |
責任單位 | |
目標值 |
完成情況 | ||||
1 |
公務員(含選調生) |
200 |
200 |
215 |
縣委組織部 |
2 |
事業單位 |
350 |
405 |
350 |
縣委組織部、縣人力社保局 |
3 |
國有企業 |
20 |
縣國資管理服務中心 | ||
4 |
中央和地方基層項目 |
148 |
155 |
175 |
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團縣委 |
5 |
城鄉社區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 |
50 |
縣委組織部、縣委社會工作部、縣人力社保局 | ||
6 |
各高校應屆高校畢業生留渝人數 |
2012 |
2008 |
縣教委、縣人力社保局 |
?
三、工作指標
序號 |
主要任務 |
目標值 |
責任單位 |
1 |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技能培訓人次數 |
450 |
縣人力社保局、縣教委 |
2 |
創業培訓人次數 |
250 |
縣人力社保局 |
3 |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實訓人數 |
200 |
縣教委、縣人力社保局 |
4 |
就業見習崗位 |
600 |
縣人力社保局 |
5 |
市外招引活動 |
2 |
縣人力社保局 |
6 |
舉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對接服務活動 |
33 |
縣人力社保局 |
7 |
創業培訓人次數 |
50 |
團縣委 |
8 |
就業見習崗位 |
50 |
團縣委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主辦:云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版權所有:云陽縣人民政府
網站標識碼:5002350018 網站維護聯系電話:023-55128091
重慶云陽微發布
新浪官方微博